如是我聞:
一時,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。
爾時,尊者舍利弗、尊者摩訶拘絺羅,在耆闍崛山。
時,摩訶拘絺羅晡時從禪起,詣舍利弗所,共相問訊,相娛悅已,卻坐一面。
時,摩訶拘絺羅語舍利弗:「欲有所問,仁者寧有閑暇見答以不?」
舍利弗言:「仁者且問,知者當答。」
時,摩訶拘絺羅語舍利弗言:「所謂無明,無明者為何謂耶?誰有此無明?」
舍利弗言:「不知是無明。」
「不知何等?」
「謂:色不如實知,色集、色滅、色味、色患、色離不如實知;受、想、行、識,識集、識滅、識味、識患、識離不如實知。摩訶拘絺羅!於此五受陰不如實知、不如實見、不無間等、若闇、若愚,是名無明。成就此法者,名有無明。」
又問:「明者云何為明?誰有此明?」
舍利弗言:「知者是明。」
「為何所知?」
舍利弗言:「色如實知,色集、色滅、色味、色患、色離如實知,如是,受、想、行、識如實知,識集、識滅、識味、識患、識離如實知。摩訶拘絺羅!於此五受陰如實知、如實見、明、覺、慧、無間等,是名為明。成就此者,名為有明。」
時,二正士各聞所說,歡喜而去。
思想上的不知者無明,概念容易理解;今天觀到色身也有無明,理想的跟實際做到的不一樣,知行不合一,不如實,亦為無明。
平時熟知的事情,在腦海裡默想的順序、與說出來解釋給旁人聽,比預期中的更容易有落差,更遑論實際身體力行操作示範的步驟。這也是工作流程上可以再改善的。
日常我有很多不自覺的慣性,沒有覺察時,稀哩呼嚕順著做過去,例如打字,手指已熟悉鍵盤位置,可以不經思索打出正確的注音,但若問起某個按鍵是用哪隻手指按?卻無法立即回答,因為身體比腦袋更快做出反應。
五蘊都很容易陷入無明,儘管無明,一旦意識到,仍然要再提起觀察與思考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