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-02-17

【禪心】雜阿含經卷第一(三十)

 




如是我聞:

一時,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。

爾時,尊者舍利弗在耆闍崛山中。

時,有長者子名輸屢那。日日遊行,到耆闍崛山,詣尊者舍利弗,問訊起居已,却坐一面,語舍利弗言:「若諸沙門、婆羅門於無常色、變易、不安隱色言:『我勝、我等、我劣。』何故沙門、婆羅門作如是想,而不見真實?若沙門、婆羅門於無常、變易、不安隱受、想、行、識而言:『我勝、我等、我劣。』何故沙門、婆羅門作如是想,而不見真實?

「若沙門、婆羅門於無常色、變易、不安隱色言:『我勝、我等、我劣。』何所計而不見真實?於無常、變易、不安隱受、想、行、識言:『我勝、我等、我劣。』何所計而不見真實?」

「輸屢那!於汝意云何?色為常、為無常耶?」

答言:「無常。」

「輸屢那!若無常,為是苦耶?」

答言:「是苦。」

「輸屢那!若無常、苦,是變易法,於意云何?聖弟子於中見色是我、異我、相在不?」

答言:「不也。」

「輸屢那!於意云何?受、想、行、識為常、為無常?」

答言:「無常。」

「若無常,是苦耶?」

答言:「是苦。」

「輸屢那!識若無常、苦,是變易法,於意云何?聖弟子於中見識是我、異我、相在不?」

答言:「不也。」

「輸屢那!當知色,若過去、若未來、若現在,若內、若外,若麁、若細,若好、若醜,若遠、若近,彼一切色不是我、不異我、不相在,是名如實知。如是受、想、行、識,若過去、若未來、若現在,若內、若外,若麁、若細,若好、若醜,若遠、若近,彼一切識不是我、不異我、不相在,是名如實知。輸屢那!如是於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生厭,離欲、解脫,解脫知見:『我生已盡,梵行已立,所作已作,自知不受後有。』」

時,舍利弗說是經已,長者子輸屢那遠塵離垢,得法眼淨。時,長者子輸屢那見法得法,不由於他,於正法中,得無所畏。從坐起,偏袒右肩,胡跪合掌,白舍利弗言:「我今已度,我從今日歸依佛、歸依法、歸依僧,為優婆塞。我從今日已,盡壽命,清淨歸依三寶。」

時,長者子輸屢那聞舍利弗所說,歡喜踊躍,作禮而去。


心得體會


我真正關心的事情是什麼呢?

古時人們請示佛、請示尊者,關注的都是無常、正法;平時關心的事情大半都屬於工作和興趣,公司規定網路不能連 LINE,所以折衷方法是週末用自己的電腦和網路來補齊讀經的心得進度。

今天公布週末的考試和考場,參加考試也是工作的一環,所以花了很多時間讀書準備,考試是無常,無常苦嗎?小時候會害怕考試,讀了無數次還是缺少對自己的信心,怕失常考不好、怕輸、怕落榜,連考好都會繼續苦,怕下次退步、怕沒辦法維持,心情絕對是苦不堪言。

現在知道這些是無常之後,苦就變小了,發自內心認知自己在做該做的事情,少了猶疑就不會有無常是苦的焦慮感。考得好,沒事;考不好,雖然會焦慮,但比較能坦然接受重來就好。

不過這顆凡心還是會祈禱考試順利,明天再做考前最後一次的練習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