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-11-19

【禪心】《金剛經》學習心得-云何應住

Photo by Robert V. Ruggiero on Unsplash

學習《金剛經》的深刻之處,在於每日研讀都可能會產生完全不同的心得,甚至會一瞬間推翻過去篤信的想法。

2023-11-07

【禪心】修行週記 -認識自己

Photo by Brett Jordan on Unsplash

週末參加了培訓營,講師透過許多團康活動來帶出團隊合作、當責、自我成長的概念,除了大量體能活動,還有很多口號喊到聲音沙啞,許多概念都是平時課堂上提過的道理,佛法果然是無所不在,但企業培訓提倡的能力養成,面向還是不太相同。

2023-10-10

【禪心】修行週記-隨順

Photo by Brad Switzer on Unsplash

觀自己總是會發現很多細微的思緒,看到、聽到後起念頭,在腦海裡想到的念頭還會再延續下去有更多念頭浮現,如果沒有發現,心就隨著念頭遊蕩,以前發現心跑去玩會折磨自己,譴責自己為什麼分心、不好好做該做的事、不夠認真,學佛法後明白,心會調皮跑去玩,但只要看到它跑掉,其實它也就回來了,對自己憤怒失望都是不需要的。

2023-09-19

【禪心】 修行週記-生死大事

Photo by Grant Whitty on Unsplash

週末參加告別式,經歷了兩天大大小小的儀式,雖然常言生死事大,但回想自己真正開始把生死大事放心上,確實是經歷身邊親近的人離開,才認真去思考體悟「人什麼時候都可能會死去」這件事,不是年紀漸增、疾病纏身的專利,年輕健康的生命也可能隨時消逝。

2023-09-09

【禪心】《金剛經》學習心得-無所住

Photo by Lina Trochez on Unsplash


「復次,須菩提,菩薩於法,應無所住,行於布施。所謂不住色布施,不住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布施。須菩提,菩薩應如是布施,不住於相。」

反覆研讀《金剛經》經常會獲得新的感動與體悟,在經文中感受到佛陀以「應無所住,行於布施」來展現對世間的慈悲大愛。

2023-07-31

【禪心】 修行週記-學問與認識自己

Photo by Elisa Calvet B. on Unsplash

自上回金剛經實踐的課堂後,琢磨著做學問與認識自己如何相輔相成?


學問是高度,學習知識讓我理解事物的更多面貌,能將複雜的現象用易懂的方式傳達出來,擁有更多工具可以運用在不同的情境上。我喜歡學東學西到貪心的地步,出發點幾乎都是好玩、好奇、想弄懂原理、想解決問題,跟小孩子探索世界的貪玩沒兩樣。

2023-07-01

【禪心】《金剛經》學習心得-降伏其心

 

Photo by Jon Tyson on Unsplash

 「世尊,善男子、善女人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應云何住?云何降伏其心?」

思及《金剛經》中談到的「降伏其心」,是因為心起了念頭需要降伏?或是起了降伏的念頭,心才開始不平?每當我想到要降伏其心的時候,仔細觀察,我其實不是想降伏自己的心,而是想要降伏讓心不平靜的外境。

2023-06-25

《BLUE GIANT 藍色巨星》-燃燒靈魂的樂章

 

Credit: GARAGE PLAY

改編自石塚真一的爵士樂主題漫畫《BLUE GIANT》,在進電影院之前沒有看過漫畫,連預告片都沒有點開,對爵士樂的認識很稀薄,喜歡不過沒有研究太多樂風樂手,儘管如此,最終獲得的觀影體驗超越滿分,好看到一走出戲院,馬上訂了隔天的場次二刷,看完二刷又直接入手漫畫和原聲帶,想補足電影裡面沒說完的故事,垂直入坑。

《BLUE GIANT》源自日本少年漫畫題材,劇情必然會有的自我追尋紮實上演,彷彿聽了兩小時的 LIVE!光是「音樂」就很值得進電影院體會,完完全全將故事中主角的心境濃縮其中,代入感極深,兼具二次元夢想熱力與三次元殘酷現實的拔河,非常震撼。

不管對爵士樂有沒有涉獵,只要喜歡音樂都相當推薦,假如曾經學過樂器、組過團,一定會在故事中找到共鳴,這部絕對值得進電影院感受一趟聲光體驗。

第一次看已是淚流滿面,第二次哭得更慘;我是看動畫極易感動的人,如果剛好你也是,記得帶上手帕或面紙。

(以下有劇情內容)

2023-06-04

履歷調理包

Photo by Markus Winkler on Unsplash


六月畢業季,同時是新鮮人求職季的到來。

步入職場數年,兜兜轉轉已非「新鮮人」,卻也還不到 Senior 等級,作為卡在中間的 Junior,重整歷程,或許有些心得能給相似背景的朋友們參考。

過去曾經希望能獲得類似守則來作職前準備,所以決定將收集到的資訊與個人經驗寫下來分享,一路受惠於許多貴人、Google 大神、PTT 與各大論壇的資訊,也以此作為回饋,取於 online 還於 online。

2023-05-30

【禪心】修行週記-一意專心

Photo by Nathan Dumlao on Unsplash

 
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與大比丘眾。千二百五十人俱。爾時。世尊食時。著衣持缽。入舍衛大城乞食。於其城中。次第乞已。還至本處。飯食訖。收衣缽。洗足已。敷座而坐。


2023-04-22

【禪心】《金剛經》學習心得-湯匙裡的油

Photo by Fulvio Ciccolo on Unsplash


前一回在〈金剛經實踐〉的課堂中,師父以經文所提「過去心不可得。現在心不可得。未來心不可得。」來點醒我們,是不是日常都活在「結果」中,而沒有去享受「過程」?

2023-04-04

【禪心】修行週記-聽話與說話

 

Photo by Volodymyr Hryshchenko on Unsplash

反思上回《金剛經實踐》的課程,觀察自己會聽話嗎?不會。

如實聽話有很多層次,我聽話的習慣大部分很直接,字面上說一是一,沒有說我不會去揣測是否有弦外之音,是極為表面的聽話。

2023-03-11

【禪心】雜阿含經(五二)

如是我聞:一時,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「有五受陰,何等為五?謂色受陰,受想行識受陰。云何色受陰?所有色,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,是名為色受陰。復次,彼色是無常苦、變易之法,若彼色受陰永斷無餘,究竟捨離,滅盡,離欲,寂沒,餘色受陰更不相續,不起不出,是名為妙,是名寂靜,是名捨離一切有餘,愛盡,無欲,滅盡,涅槃。

云何受受陰?謂六受身。何等為六?謂眼觸生受,耳鼻舌身意觸生受,是名受受陰。復次,彼受受陰,無常苦、變易之法,乃至滅盡,涅槃。

云何想受陰?謂六想身。何等為六?謂眼觸生想,乃至意觸生想,是名想受陰。復次,彼想受陰,無常苦、變易之法,乃至滅盡、涅槃。

云何行受陰?謂六思身。何等為六?謂眼觸生思,乃至意觸生思,是名行受陰。復次,彼行受陰,無常苦、變易之法,乃至滅盡、涅槃。

云何識受陰?謂六識身。何等為六?謂眼識身,乃至意識身,是名識受陰。復次,彼識受陰,是無常苦、變易之法,乃至滅盡涅槃。

比丘!若於此法,以智慧思惟觀察,分別、忍,是名隨信行,超昇離生,越凡夫地,未得須陀洹果,中間不死,必得須陀洹果。

比丘!若於此法,增上智慧,思惟觀察、忍,是名隨法行,超昇離生,越凡夫地,未得須陀洹果,中間不死,必得須陀洹果。

比丘!於此法如實正慧等見,三結盡斷知,謂身見、戒取、疑。比丘!是名須陀洹果,不墮惡道,必定正趣三菩提,七有天人往生,然後究竟苦邊。比丘!若於此法如實正慧等見,不起心漏,名阿羅漢,諸漏已盡,所作已作,捨離重擔,逮得己利,盡諸有結,正智心得解脫。」

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
2023-03-04

【禪心】雜阿含經(四五)

如是我聞:一時,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「譬如河水,從山澗出,彼水深駛,其流激注,多所漂沒。其河兩岸,生雜草木,大水所偃,順靡水邊。眾人涉渡,多為水所漂,隨流沒溺,遇浪近岸,手援草木,草木復斷,還隨水漂。如是比丘!若凡愚眾生,不如實知色,色集色滅,色味色患色離,不如實知,故樂著於色,言色是我,彼色隨斷。如是不如實知受想行;不如實知識,識集識滅,識味識患識離,不如實知,故樂著於識,言識是我,識復隨斷。


若多聞聖弟子,如實知色,色集色滅,色味色患色離,如實知故不樂著於色。如實知受想行;如實知識,識集識滅,識味識患識離,如實知故,不樂著識;不樂著故,如是自知得般涅槃:我生已盡,梵行已立,所作已作,自知不受後有。」佛說此經已,時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
2023-03-03

【禪心】雜阿含經(四四)

如是我聞:一時,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「眾生於無始生死,無明所蓋,愛結所繫,長夜輪迴生死,不知苦際。諸比丘!譬如狗,繩繫著柱,結繫不斷,故順柱而轉,若住若臥,不離於柱,如是凡愚眾生,於色,不離貪欲,不離愛,不離念,不離渴,輪迴於色,隨色轉,若住若臥,不離於色。如是受想行識,隨受想行識轉,若住若臥,不離於受想行識。

諸比丘!當善思惟,觀察於心。所以者何?長夜心為貪欲所染,瞋恚愚癡所染故,比丘!心染故眾生染;心淨故眾生淨。比丘!我不見一色種種,如斑色鳥,心復過是。所以者何?彼畜生心種種,故色種種。是故比丘!當善思惟,觀察於心。

諸比丘!長夜心貪欲所染,瞋恚愚癡所染。心染故眾生染,心淨故眾生淨。比丘當知,汝見嗟蘭那鳥種種雜色不?」答言:「曾見,世尊!」

佛告比丘:「如嗟蘭那鳥種種雜色,我說彼心種種雜,亦復如是。所以者何?彼嗟蘭那鳥心種種,故其色種種。是故當善觀察思惟於心,長夜種種貪欲、瞋恚、愚癡所染;心染故眾生染,心淨故眾生淨。

譬如畫師、畫師弟子,善治素地,具眾彩色,隨意圖畫種種像類。如是比丘!凡愚眾生,不如實知色,色集色滅,色味色患色離。於色不如實知,故樂著於色;樂著色,故復生未來諸色。如是凡愚,不如實知受想行;不如實知識,識集識滅,識味識患識離,不如實知,故樂著於識;樂著識故復生未來諸識。當生未來色受想行識,故於色不解脫,受想行識不解脫,我說彼不解脫生老病死、憂悲惱苦。

有多聞聖弟子,如實知色,色集色滅,色味色患色離,如實知,故不樂著於色;以不樂著,故不生未來色。如實知受想行;如實知識,識集識滅,識味識患識離,如實知,故不樂著於識;不樂著,故不生未來諸識。不樂著於色受想行識,故於色得解脫,受想行識得解脫,我說彼等解脫生老病死、憂悲惱苦。」佛說此經已,時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
2023-03-02

【禪心】雜阿含經(四三)

如是我聞:一時,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爾時,佛告諸比丘:「於無始生死,無明所蓋,愛結所繫,長夜輪迴,不知苦之本際。有時長久不雨,地之所生百穀、草木,皆悉枯乾。

諸比丘!若無明所蓋,愛結所繫,眾生生死輪迴,愛結不斷,不盡苦邊。

諸比丘!有時長夜不雨,大海水悉皆枯竭。

諸比丘!無明所蓋,愛結所繫,眾生生死輪迴,愛結不斷,不盡苦邊。

諸比丘!有時長夜須彌山王皆悉崩落。

諸比丘!無明所蓋,愛結所繫,眾生長夜生死輪迴,愛結不斷,不盡苦邊。

諸比丘!有時長夜此大地悉皆敗壞,而眾生無明所蓋,愛結所繫,眾生長夜生死輪迴,愛結不斷,不盡苦邊。

諸比丘!譬如:狗子繫柱,彼繫不斷,長夜繞柱輪迴而轉。

如是,諸比丘!愚夫眾生不如實知色、色集、色滅、色味、色患、色離,長夜輪迴,順色而轉。如是,不如實知受想行識、識集、識滅、識味、識患、識離,長夜輪迴,順識而轉。

諸比丘!隨色轉,隨受轉,隨想轉,隨行轉,隨識轉;隨色轉故,不脫於色;隨受想行識轉故,不脫於識;以不脫故,不脫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憂、悲、惱、苦。

多聞聖弟子如實知色、色集、色滅、色味、色患、色離,如實知受想行識、識集、識滅、識味、識患、識離故,不隨識轉;不隨轉故,脫於色,脫於受想行識,我說脫於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憂、悲、惱、苦。」

佛說此經已,時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
2023-03-01

【禪心】雜阿含經(四二)

如是我聞:一時,佛住阿毘陀處恒河側。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「譬如:恒河大水暴起,隨流聚沫,明目士夫諦觀、分別;諦觀、分別時,無所有、無牢、無實、無有堅固,所以者何?彼聚沫中無堅實故。如是,諸所有色,若過去、若未來、若現在,若內、若外,若麁、若細,若好、若醜,若遠、若近,比丘諦觀、思惟、分別;諦觀、思惟、分別時,無所有、無牢、無實、無有堅固,如病、如癰、如刺、如殺;無常、苦、空、非我,所以者何?色無堅實故。

諸比丘!譬如:大雨,水泡一起一滅,明目士夫諦觀、思惟、分別;諦觀、思惟、分別時,無所有、無牢、無實、無有堅固,所以者何?以彼水泡無堅實故。如是,比丘!諸所有受,若過去、若未來、若現在,若內、若外,若麁、若細,若好、若醜,若遠、若近,比丘諦觀、思惟、分別;諦觀、思惟、分別時,無所有、無牢、無實、無有堅固;如病、如癰、如刺、如殺;無常、苦、空、非我,所以者何?以受無堅實故。

諸比丘!譬如:春末夏初,無雲無雨,日盛中時,野馬流動,明目士夫諦觀、思惟、分別;諦觀、思惟、分別時,無所有、無牢、無實、無有堅固,所以者何?以彼野馬無堅實故。如是,比丘!諸所有想,若過去、若未來、若現在,若內、若外,若麁、若細,若好、若醜,若遠、若近,比丘諦觀、思惟、分別;諦觀、思惟、分別時,無所有、無牢、無實、無有堅固;如病、如癰、如刺、如殺;無常、苦、空、非我,所以者何?以想無堅實故。

諸比丘!譬如:明目士夫求堅固材,執持利斧,入於山林,見大芭蕉樹,𦟛直長大,即伐其根,斬截其峰,葉葉次剝,都無堅實,明目士夫諦觀、思惟、分別;諦觀、思惟、分別時,無所有、無牢、無實、無有堅固,所以者何?以彼芭蕉無堅實故。

如是,比丘!諸所有行,若過去、若未來、若現在,若內、若外,若麁、若細,若好、若醜,若遠、若近,比丘諦觀、思惟、分別;諦觀、思惟、分別時,無所有、無牢、無實、無有堅固;如病、如癰、如刺、如殺;無常、苦、空、非我,所以者何?以彼諸行無堅實故。

諸比丘!譬如:幻師、若幻師弟子,於四衢道頭,幻作象兵、馬兵、車兵、步兵,有智明目士夫諦觀、思惟、分別;諦觀、思惟、分別時,無所有、無牢、無實、無有堅固,所以者何?以彼幻無堅實故。

如是,比丘!諸所有識,若過去、若未來、若現在,若內、若外,若麁、若細,若好、若醜,若遠、若近,比丘諦觀、思惟、分別;諦觀、思惟、分別時,無所有、無牢、無實、無有堅固;如病、如癰、如刺、如殺;無常、苦、空、非我,所以者何?以識無堅實故。」

爾時,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:「觀色如聚沫,受如水上泡,想如春時燄,諸行如芭蕉,諸識法如幻,日種姓尊說。

周匝諦思惟,正念善觀察,無實不堅固,無有我我所。
於此苦陰身,大智分別說:離於三法者,身為成棄物。
壽暖及諸識,離此餘身分,永棄丘塚間,如木無識想。
此身常如是,幻偽誘愚夫,如殺如毒刺,無有堅固者。

比丘勤修習,觀察此陰身,晝夜常專精,正智繫念住,有為行長息,永得清涼處。」

時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
2023-02-28

【禪心】修行週記-因材施教

Photo by Marcel Fagin on Unsplash


休假前預先安排了行程,加上這幾日的功課篇幅稍長,落下的部分要再一篇篇回頭補上。

近日探訪友人家的彌月寶寶,看著寶寶安穩睡覺的模樣,心下覺得這就是「道法自然」,光是看著寶寶認真使勁的呼吸、伸展身體,都會動心想給予他滿滿的愛與疼惜;連沒有血緣關係的我都如此動心,對寶寶的父母而言,這份滿溢的愛想必是千萬億倍難以形容的心緒。

2023-02-25

【禪心】雜阿含經(三八)

 

如是我聞:一時,尊者阿難住憍賞彌國瞿師羅園。時,尊者阿難告諸比丘:「尊者富留那彌多羅尼子年少初出家時,常說深法,作如是言:『阿難!生法計是我,非不生。阿難!云何於生法計是我,非不生?色生,生是我,非不生;受想行識生,生是我,非不生。譬如:士夫手執明鏡及淨水鏡,自見面生,生故見,非不生,是故,阿難!色生,生故計是我,非不生,如是,受想行識生,生故計是我,非不生。云何,阿難!色是常耶?為無常耶?』答曰:『無常。』

又問:『無常者是苦耶?』答曰:『是苦。』

又問:『若無常、苦者,是變易法,聖弟子於中復計我、異我、相在不?』答曰:『不也。』

『如是,受、想、行、識為是常耶?為無常耶?』答曰:『無常。』

『若無常是苦耶?』答曰:『是苦。』

又問:『若無常、苦者,是變易法,多聞聖弟子於中寧復計我、異我、相在不?』答曰:『不也。』

「阿難!是故,色若過去、若未來、若現在,若內、若外,若麁、若細,若好、若醜,若遠、若近,彼一切非我、不異我、不相在,如是,受、想、行、識若過去、若未來、若現在,若內、若外,若麁、若細,若好、若醜,若遠、若近,彼一切非我、不異我、不相在如實知,如實觀察;如是觀者,聖弟子於色生厭,離欲,解脫:我生已盡,梵行已立,所作已作,自知不受後有。

如是受想行識生厭,離欲,解脫:我生已盡,梵行已立,所作已作,自知不受後有。諸比丘!當知彼尊者於我有大饒益,我從彼尊者所聞法已,遠塵、離垢得法眼淨。我從是來,常以此法為四眾說,非餘外道、沙門、婆羅門出家者說。」

2023-02-24

【禪心】雜阿含經(三七)

 

如是我聞:一時,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爾時,尊者舍利弗詣尊者阿難所,共相問訊已,卻坐一面。時,尊者舍利弗問尊者阿難言:「欲有所問,仁者寧有閑暇見答以不?」阿難言:「仁者且問,知者當答。」

舍利弗言:「阿難!所謂滅者,云何為滅?誰有此滅?」

阿難言:「舍利弗!五受陰是本行所作,本所思願,是無常、滅法,彼法滅故,是名為滅,云何為五?所謂:色受陰是本行所作,本所思願,是無常、滅法,彼法滅故,是名為滅。如是,受、想、行、識是本行所作,本所思願,是無常、滅法,彼法滅故,是名為滅。」

舍利弗言:「如是!如是!阿難!如汝所說:此五受陰是本行所作,本所思願,是無常、滅法,彼法滅故,是名為滅,云何為五?所謂:色受陰是本行所作,本所思願,是無常、滅法,彼法滅故,是名為滅。如是,受、想、行、識是本行所作,本所思願,是無常、滅法,彼法滅故,是名為滅。阿難!此五受陰若非本行所作,本所思願者,云何可滅?阿難!以五受陰是本行所作,本所思願,是無常、滅法,彼法滅故,是名為滅。」

時,二正士各聞所說,歡喜而去。

2023-02-23

【禪心】雜阿含經(三六)

 

如是我聞:一時,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。爾時,尊者舍利弗共摩訶拘絺羅在耆闍崛山。摩訶拘絺羅晡時從禪起,詣舍利弗所,共相問訊,相娛悅已,卻坐一面。時,摩訶拘絺羅語舍利弗:「欲有所問,仁者寧有閑暇見答以不?」舍利弗言:「仁者且問,知者當答。」

時摩訶拘絺羅問舍利弗言:「若比丘未得無間等法,欲求無間等法,云何方便求?思惟何等法?」

舍利弗言:「若比丘未得無間等法,欲求無間等法,精勤思惟:五受陰為病、為癰、為刺、為殺,無常、苦、空、非我,所以者何?是所應處故。若比丘於此五受陰精勤思惟,得須陀洹果證。」

又問舍利弗:「得須陀洹果證已,欲得斯陀含果證者,當思惟何等法?」

舍利弗言:「拘絺羅!已得須陀洹果證已,欲得斯陀含果證者,亦當精勤思惟:此五受陰法為病、為癰、為刺、為殺,無常、苦、空、非我,所以者何?是所應處故。若比丘於此五受陰精勤思惟,得斯陀含果證。」

摩訶拘絺羅又問舍利弗言:「得斯陀含果證已,欲得阿那含果證者,當思惟何等法?」

舍利弗言:「拘絺羅!得斯陀含果證已,欲得阿那含果證者,當復精勤思惟:此五受陰法為病、為癰、為刺、為殺,無常、苦、空、非我,所以者何?是所應處故。若比丘於此五受陰精勤思惟,得阿那含果證。」

摩訶拘絺羅又問舍利弗言:「得阿那含果證已,欲得阿羅漢果證者,當思惟何等法?」

舍利弗言:「拘絺羅!得阿那含果證已,欲得阿羅漢果證者,當復精勤思惟:此五受陰法為病、為癰、為刺、為殺,無常、苦、空、非我,所以者何?是所應處故。若比丘於此五受陰法精勤思惟,得阿羅漢果證。」

摩訶拘絺羅又問舍利弗:「得阿羅漢果證已,復思惟何等法?」

舍利弗言:「摩訶拘絺羅!阿羅漢亦復思惟:此五受陰法為病、為癰、為刺、為殺,無常、苦、空、非我,所以者何?為得未得故,證未證故,見法樂住故。」

時,二正士各聞所說,歡喜而去。

2023-02-22

【禪心】雜阿含經(三五)

 




如是我聞:

一時,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。

爾時,尊者舍利弗、尊者摩訶拘絺羅,在耆闍崛山。

時,摩訶拘絺羅晡時從禪起,詣舍利弗所,共相問訊,相娛悅已,卻坐一面。

時,摩訶拘絺羅語舍利弗:「欲有所問,仁者寧有閑暇見答以不?」

舍利弗言:「仁者且問,知者當答。」

時,摩訶拘絺羅語舍利弗言:「所謂無明,無明者為何謂耶?誰有此無明?」

舍利弗言:「不知是無明。」

「不知何等?」

「謂:色不如實知,色集、色滅、色味、色患、色離不如實知;受、想、行、識,識集、識滅、識味、識患、識離不如實知。摩訶拘絺羅!於此五受陰不如實知、不如實見、不無間等、若闇、若愚,是名無明。成就此法者,名有無明。」

又問:「明者云何為明?誰有此明?」

舍利弗言:「知者是明。」

「為何所知?」

舍利弗言:「色如實知,色集、色滅、色味、色患、色離如實知,如是,受、想、行、識如實知,識集、識滅、識味、識患、識離如實知。摩訶拘絺羅!於此五受陰如實知、如實見、明、覺、慧、無間等,是名為明。成就此者,名為有明。」

時,二正士各聞所說,歡喜而去。

2023-02-21

【禪心】雜阿含經(三四)

 



如是我聞:

一時,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。

時,尊者舍利弗、尊者摩訶拘絺羅在耆闍崛山。

時,摩訶拘絺羅晡時從禪起,詣尊者舍利弗所,共相問訊,種種相娛悅已,卻坐一面。

時,尊者摩訶拘絺羅語舍利弗言:「欲有所問,寧有少暇為我說不?」

舍利弗言:「仁者且問,知者當說。」

摩訶拘絺羅問舍利弗言:「所謂無明,復云何為無明?誰有此無明?」

舍利弗答言:「無明者謂不知,不知者是無明。」

「何所不知?」

「謂:色不如實知,色集、色滅、色滅道跡不如實知;受、想、行、識不如實知,識集、識滅、識滅道跡不如實知。摩訶拘絺羅!於此五受陰不如實知、不知、不見、不無間等、愚、闇、不明,是名無明。成就此者,名有無明。」

又問舍利弗:「云何為明?誰有此明?」

舍利弗言:「所謂明者是知,知者是明。」

又問:「何所知?」

舍利弗言:「色如實知,色集、色滅、色滅道跡如實知;受、想、行、識如實知,識集、識滅、識滅道跡如實知。拘絺羅!於此五受陰如實知、見、明、覺、慧、無間等,是名為明。成就此法者,是名有明。」

是二正士,各聞所說,展轉隨喜,從座而起,各還本處。

【禪心】修行週記-抄經與工作

Photo by Hannah Olinger on Unsplash

每天讀經抄經後都會思考,佛法的學習要如何用在生活中?不只停留在文字道理的知道,要放心上去應用,直到潛移默化成不刻意放心上都能用出來。

2023-02-20

【禪心】雜阿含經(三三)

 


如是我聞:

一時,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。

爾時,尊者舍利弗、尊者摩訶拘絺羅在耆闍崛山。

時,尊者拘絺羅晡時從禪起,詣尊者舍利弗所,共相問訊,種種相娛悅已,卻坐一面。

時,尊者摩訶拘絺羅語舍利弗言:「欲有所問,寧有閑暇為我說不?」

舍利弗言:「隨仁所問,知者當說。」

摩訶拘絺羅問舍利弗言:「所謂無明,云何是無明?誰有此無明?」

舍利弗答言:「無明者謂不知,不知者是無明。」

「何所不知?」

「謂色無常,色無常如實不知;色磨滅法,色磨滅法如實不知;色生滅法,色生滅法如實不知。受、想、行、識,受、想、行、識無常如實不知;識磨滅法,識磨滅法如實不知;識生滅法,識生滅法如實不知。摩訶拘絺羅!於此五受陰如實不知、不見、無無間等、愚、闇、不明,是名無明,成就此者,名有無明。」

又問舍利弗:「所謂明者,云何為明?誰有此明?」

舍利弗言:「摩訶拘絺羅!所謂明者是知,知者是名為明。」

又問:「何所知?」

「謂色無常,色無常如實知;色磨滅法,色磨滅法如實知;色生滅法,色生滅法如實知。受、想、行、識,受、想、行、識無常如實知;識磨滅法,識磨滅法如實知;識生滅法,識生滅法如實知。拘絺羅!於此五受陰如實知、見、明、覺、慧、無間等,是名為明,成就此法者,是名有明。」

是二正士各聞所說,展轉隨喜,從坐而起,各還本處。

2023-02-19

【禪心】雜阿含經(三二)



如是我聞:


一時,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。爾時,尊者舍利弗在耆闍崛山。

時,有長者子名輸屢那,日日遊行,到耆闍崛山,詣舍利弗所,頭面禮足,却坐一面。

時,舍利弗告輸屢那:「若沙門、婆羅門於色不如實知,色集不如實知,色滅不如實知,色味不如實知,色患不如實知,色離不如實知故,不堪能超越色。若沙門、婆羅門於受、想、行、識不如實知,識集不如實知,識滅不如實知,識味不如實知,識患不如實知,識離不如實知故,此沙門、婆羅門不堪能超越識。

「若沙門、婆羅門於色、色集、色滅、色味、色患、色離如實知,此沙門、婆羅門堪能超越色。若沙門、婆羅門於受、想、行、識、識集、識滅、識味、識患、識離如實知,此沙門、婆羅門堪能超越識。

「輸屢那!於汝意云何?色為常、為無常耶?」

答言:「無常。」

「無常者,為苦耶?」

答言:「是苦。」

「輸屢那!若色無常、苦,是變易法,聖弟子於中寧有是我、異我、相在不?」

答言:「不也。」

「輸屢那!於汝意云何?如是受、想、行、識為常、為無常?」

答言:「無常。」

「若無常者,是苦耶?」

答言:「是苦。」

「輸屢那!若無常、苦,是變易法,聖弟子於中寧有是我、異我、相在不?」答言:「不也。」

「輸屢那!當知色,若過去、若未來、若現在,若內、若外,若麁、若細,若好、若醜,若遠、若近,於一切色不是我、不異我、不相在,是名如實知。

「輸屢那!受、想、行、識,若過去、若未來、若現在,若內、若外,若麁、若細,若好、若醜,若遠、若近,於一切識不是我、不異我、不相在,是名如實知。

「輸屢那!聖弟子於此五受陰正觀非我、非我所。如是正觀,於諸世間無所攝受;無攝受者,則無所著;無所著者,自得涅槃:『我生已盡,梵行已立,所作已作,自知不受後有。』」

時,長者子輸屢那聞舍利弗所說,歡喜踊躍,作禮而去。

2023-02-18

【禪心】雜阿含經卷第一(三一)

 




如是我聞:

一時,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。

爾時,尊者舍利弗在耆闍崛山。

時,有長者子名輸屢那,日日遊行,到耆闍崛山,詣舍利弗所,頭面禮足,却坐一面。

時,舍利弗謂:「輸屢那!若沙門、婆羅門於色不如實知,色集不如實知,色滅不如實知,色滅道跡不如實知故,輸屢那!當知此沙門、婆羅門不堪能斷色。如是沙門、婆羅門於受、想、行、識不如實知,識集不如實知,識滅不如實知,識滅道跡不如實知故,不堪能斷識。

「輸屢那!若沙門、婆羅門於色如實知,色集如實知,色滅如實知,色滅道跡如實知故,輸屢那!當知此沙門、婆羅門堪能斷色。如是,輸屢那!若沙門、婆羅門於受、想、行、識如實知,識集如實知,識滅如實知,識滅道跡如實知故,輸屢那!當知此沙門、婆羅門堪能斷識。

「輸屢那!於意云何?色為常、為無常耶?」

答言:「無常。」

又問:「若無常者,是苦耶?」

答言:「是苦。」

舍利弗言:「若色無常、苦者,是變易法,聖弟子寧於中見色是我、異我、相在不?」

答言:「不也。」

「輸屢那!如是受、想、行、識為常、為無常耶?」

答言:「無常。」

又問:「若無常者,是苦耶?」

答言:「是苦。」

又問:「若無常、苦者,是變易法,聖弟子寧於中見識是我、異我、相在不?」

答曰:「不也。」

「輸屢那!當知色,若過去、若未來、若現在,若內、若外,若麁、若細、若好、若醜,若遠、若近,於一切色不是我、不異我、不相在,是名如實知。輸屢那!聖弟子於色生厭、離欲、解脫,解脫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憂、悲、苦、惱。

「如是受、想、行、識,若過去、若未來、若現在,若內、若外,若麁、若細,若好、若醜,若遠、若近,彼一切識不是我、不異我、不相在,是名如實知。輸屢那!聖弟子於識生厭、離欲、解脫,解脫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憂、悲、苦、惱。」

時,輸屢那聞舍利弗所說,歡喜踊躍,作禮已,去。

2023-02-17

【禪心】雜阿含經卷第一(三十)

 




如是我聞:

一時,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。

爾時,尊者舍利弗在耆闍崛山中。

時,有長者子名輸屢那。日日遊行,到耆闍崛山,詣尊者舍利弗,問訊起居已,却坐一面,語舍利弗言:「若諸沙門、婆羅門於無常色、變易、不安隱色言:『我勝、我等、我劣。』何故沙門、婆羅門作如是想,而不見真實?若沙門、婆羅門於無常、變易、不安隱受、想、行、識而言:『我勝、我等、我劣。』何故沙門、婆羅門作如是想,而不見真實?

「若沙門、婆羅門於無常色、變易、不安隱色言:『我勝、我等、我劣。』何所計而不見真實?於無常、變易、不安隱受、想、行、識言:『我勝、我等、我劣。』何所計而不見真實?」

「輸屢那!於汝意云何?色為常、為無常耶?」

答言:「無常。」

「輸屢那!若無常,為是苦耶?」

答言:「是苦。」

「輸屢那!若無常、苦,是變易法,於意云何?聖弟子於中見色是我、異我、相在不?」

答言:「不也。」

「輸屢那!於意云何?受、想、行、識為常、為無常?」

答言:「無常。」

「若無常,是苦耶?」

答言:「是苦。」

「輸屢那!識若無常、苦,是變易法,於意云何?聖弟子於中見識是我、異我、相在不?」

答言:「不也。」

「輸屢那!當知色,若過去、若未來、若現在,若內、若外,若麁、若細,若好、若醜,若遠、若近,彼一切色不是我、不異我、不相在,是名如實知。如是受、想、行、識,若過去、若未來、若現在,若內、若外,若麁、若細,若好、若醜,若遠、若近,彼一切識不是我、不異我、不相在,是名如實知。輸屢那!如是於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生厭,離欲、解脫,解脫知見:『我生已盡,梵行已立,所作已作,自知不受後有。』」

時,舍利弗說是經已,長者子輸屢那遠塵離垢,得法眼淨。時,長者子輸屢那見法得法,不由於他,於正法中,得無所畏。從坐起,偏袒右肩,胡跪合掌,白舍利弗言:「我今已度,我從今日歸依佛、歸依法、歸依僧,為優婆塞。我從今日已,盡壽命,清淨歸依三寶。」

時,長者子輸屢那聞舍利弗所說,歡喜踊躍,作禮而去。


2023-02-16

【禪心】雜阿含經卷第一(二九)

 


如是我聞:

一時,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

爾時,有異比丘名三蜜離提,來詣佛所,頭面禮足,却住一面,白佛言:「如世尊說說法師。云何名為說法師?」

佛告比丘:「汝今欲知說法師義耶?」

比丘白佛:「唯然,世尊!」

佛告比丘:「諦聽,善思,當為汝說。若比丘於色說厭、離欲、滅盡,是名說法師。如是於受、想、行、識,於識說厭、離欲、滅盡,是名說法師。」

時,彼比丘聞佛所說,踊躍歡喜,作禮而去。

多聞善說法 向法及涅槃
三蜜離提問 云何說法師

2023-02-15

【禪心】雜阿含經卷第一(二八)

 


如是我聞:

一時,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

爾時,有異比丘來詣佛所,頭面禮足,却住一面,白佛言:「世尊!如世尊所說,得見法涅槃,云何比丘得見法涅槃?」

佛告比丘:「善哉!善哉!汝今欲知見法涅槃耶?」

比丘白佛:「唯然,世尊!」

佛告比丘:「諦聽,善思,當為汝說。」

佛告比丘:「於色生厭、離欲、滅盡,不起諸漏,心正解脫,是名比丘見法涅槃;如是受、想、行、識,於識生厭、離欲、滅盡,不起諸漏,心正解脫,是名比丘見法涅槃。」

時,彼比丘聞佛所說,踊躍歡喜,作禮而去。

2023-02-14

【禪心】修行週記-成癮

 

Photo by Kilian Seiler on Unsplash

看自己的心,每天都和各種喜歡的境界相應,有很多愛著,捨不得離開也不願離開,很是貪心。

貪心過頭變成癮,不自覺會一直陷進境界中。

【禪心】雜阿含經卷第一(二七)

 


如是我聞:

一時,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

爾時,有異比丘來詣佛所,頭面作禮,却住一面,白佛言:「如世尊說法次法向,云何法次法向?」

佛告比丘:「善哉!善哉!汝今欲知法次法向耶?」

比丘白佛:「唯然,世尊!」

佛告比丘:「諦聽,善思,當為汝說。比丘!於色向厭、離欲、滅盡,是名法次法向;如是受、想、行、識,於識向厭、離欲、滅盡,是名法次法向。」

時,彼比丘聞佛所說,踊躍歡喜,作禮而去。

2023-02-13

【禪心】雜阿含經卷第一(二六)

 


如是我聞:

一時,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

爾時,有異比丘來詣佛所,頭面禮足,却住一面,白佛言:「如世尊所說法師,云何名為法師?」

佛告比丘:「善哉!善哉!汝今欲知如來所說法師義耶?」

比丘白佛:「唯然,世尊!」

佛告比丘:「諦聽,善思,當為汝說。」

佛告比丘:「若於色說是生厭、離欲、滅盡、寂靜法者,是名法師;若於受、想、行、識,說是生厭、離欲、滅盡、寂靜法者,是名法師,是名如來所說法師。」

時,彼比丘聞佛所說,踊躍歡喜,作禮而去。

2023-02-12

【禪心】雜阿含經卷第一(二五)


 如是我聞:

一時,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

時,有異比丘來詣佛所,為佛作禮,却住一面,白佛言:「如世尊說多聞,云何為多聞?」

佛告比丘:「善哉!善哉!汝今問我多聞義耶?」

比丘白佛:「唯然,世尊!」

佛告比丘:「諦聽,善思,當為汝說。比丘當知,若聞色是生厭、離欲、滅盡、寂靜法,是名多聞;如是聞受、想、行、識,是生厭、離欲、滅盡、寂靜法,是名多聞比丘,是名如來所說多聞。」

時,彼比丘聞佛所說,踊躍歡喜,作禮而去。

2023-02-11

【禪心】雜阿含經卷第一(二四)



如是我聞:

一時,佛住王舍城伽蘭陀竹園。

爾時,世尊告羅睺羅:「比丘!云何知、云何見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,無有我、我所見、我慢使繫著?」

羅睺羅白佛言:「世尊為法主、為導、為覆。善哉!世尊當為諸比丘演說此義,諸比丘從佛聞已,當受持奉行。」

佛告羅睺羅:「諦聽!諦聽!善思念之,當為汝說。」

羅睺羅白佛:「唯然,受教。」

佛告羅睺羅:「當觀諸所有色,若過去、若未來、若現在,若內、若外,若麁、若細,若好、若醜,若遠、若近,彼一切非我、不異我、不相在。如是平等慧如實觀。如是受、想、行、識,若過去、若未來、若現在,若內、若外,若麁、若細,若好、若醜,若遠、若近,彼一切非我、不異我、不相在。如是平等慧如實觀。

「比丘!如是知、如是見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,無有我、我所見、我慢使繫著。

「羅睺羅!比丘如是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,無有我、我所見、我慢使繫著者,超越疑心,遠離諸相,寂靜解脫,是名比丘斷除愛欲,轉去諸結,正無間等,究竟苦邊。」

時,羅睺羅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
使增諸數 非我非彼 結繫動搖
劫波所問 亦羅睺羅 所問二經

2023-02-10

【禪心】雜阿含經卷第一(二三)



如是我聞:

一時,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。

爾時,尊者羅睺羅往詣佛所,頭面禮足,却住一面,白佛言:「世尊!云何知、云何見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,能令無有我、我所見、我慢使繫著?」

佛告羅睺羅:「善哉!善哉!能問如來:『云何知、云何見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,令無有我、我所見、我慢使繫著?』耶。」

羅睺羅白佛言:「如是,世尊!」

佛告羅睺羅:「善哉!諦聽!諦聽!善思念之,當為汝說。羅睺羅!當觀若所有諸色,若過去、若未來、若現在,若內、若外,若麁、若細,若好、若醜,若遠、若近,彼一切悉皆非我、不異我、不相在,如是平等慧正觀。如是受、想、行、識,若過去、若未來、若現在,若內、若外,若麁、若細,若好、若醜,若遠、若近,彼一切非我、不異我、不相在。如是平等慧如實觀。

「如是,羅睺羅!比丘如是知、如是見。如是知、如是見者,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,無有我、我所見、我慢使繫著。

「羅睺羅!比丘若如是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,無有我、我所見、我慢使繫著者,比丘是名斷愛欲,轉去諸結,正無間等,究竟苦邊。」

時,羅睺羅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
2023-02-09

【禪心】雜阿含經卷第一(二二)

 


如是我聞:

一時,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

爾時,有比丘名劫波,來詣佛所,頭面禮足,却住一面,白佛言:「如世尊說,比丘心得善解脫。世尊!云何比丘心得善解脫?」

爾時,世尊告劫波曰:「善哉!善哉!能問如來心善解脫。善哉!劫波!諦聽!諦聽!善思念之,當為汝說。劫波!當觀知諸所有色,若過去、若未來、若現在,若內、若外,若麁、若細,若好、若醜,若遠、若近,彼一切悉皆無常。正觀無常已,色愛即除。色愛除已,心善解脫。如是觀受、想、行、識,若過去、若未來、若現在,若內、若外、若麁、若細,若好、若醜,若遠、若近,彼一切悉皆無常。正觀無常已,識愛即除。識愛除已,我說心善解脫。劫波!如是,比丘心善解脫者,如來說名心善解脫。所以者何?愛欲斷故。愛欲斷者,如來說名心善解脫。」
時,劫波比丘聞佛所說,心大歡喜,禮佛而退。

爾時,劫波比丘受佛教已,獨一靜處,專精思惟,不放逸住。乃至自知不受後有。心善解脫,成阿羅漢。

2023-02-08

【禪心】雜阿含經卷第一(二十、二一)



【二十】

深經亦如是說。

【二一】

如是我聞:

一時,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

爾時,有異比丘從坐起,為佛作禮,而白佛言:「世尊!為我略說法要,我聞法已,當獨一靜處,專精思惟,不放逸住。不放逸住已,思惟:『所以善男子正信非家出家,乃至自知不受後有。』」

爾時,世尊告彼比丘:「善哉!善哉!汝今作是說:『善哉!世尊!為我略說法要,我聞法已,當獨一靜處,專精思惟,不放逸住,乃至自知不受後有。』耶?」

比丘白佛言:「如是,世尊!」

佛告比丘:「諦聽!諦聽!善思念之,當為汝說。比丘!動搖時,則為魔所縛;若不動者,則解脫波旬。」

比丘白佛言:「知已。世尊!知已。善逝!」

佛告比丘:「汝云何於我略說法中,廣解其義?」

比丘白佛言:「世尊!色動搖時,則為魔所縛;若不動者,則解脫波旬。如是受、想、行、識動搖時,則為魔所縛;若不動者,則解脫波旬。是故我於世尊略說法中,廣解其義。」

佛告比丘:「善哉!善哉!汝於我略說法中,廣解其義。所以者何?若色動搖時,則為魔所縛;若不動者,則解脫波旬。如是受、想、行、識動搖時,則為魔所縛;若不動者,則解脫波旬。」乃至自知不受後有,心得解脫,成阿羅漢。

2023-02-07

【禪心】修行週記-追求

 

Photo by SwapnIl Dwivedi on Unsplash

朋友前天問起:「最近下班跟放假都在做什麼?」我細數了一下平常會做的事,不外乎運動、讀書寫字、練鼓,最近再加上抄經,朋友接著拋來大哉問:「你的人生到底還要追求什麼境界?」

【禪心】雜阿含經卷第一(十九)



如是我聞:

一時,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

爾時,有異比丘從座起,為佛作禮,而白佛言:「世尊!為我略說法要,我聞法已,當獨一靜處,專精思惟,不放逸住。不放逸住已,思惟:『所以善男子正信家非家出家,乃至自知不受後有。』」

爾時,世尊告彼比丘:「善哉!善哉!汝今作是說:『善哉!世尊!為我略說法要,我聞法已,當獨一靜處,專精思惟,不放逸住,乃至自知不受後有。』耶?」

比丘白佛言:「如是,世尊!」

佛告比丘:「諦聽!諦聽!善思念之,當為汝說。比丘!結所繫法宜速除斷,斷彼法已,以義饒益,長夜安樂。」

時,彼比丘白佛言:「知已。世尊!知已。善逝!」

佛告比丘:「汝云何於我略說法中,廣解其義?」

比丘白佛言:「世尊!色是結所繫法,是結所繫法宜速除斷。斷彼法已,以義饒益,長夜安樂。如是受、想、行、識結所繫法,是結所繫法宜速除斷。斷彼法已,以義饒益,長夜安樂。是故我於世尊略說法中,廣解其義。」

佛告比丘:「善哉!善哉!汝於我略說法中,廣解其義。所以者何?色是結所繫法,此法宜速除斷,斷彼法已,以義饒益,長夜安樂。如是受、想、行、識是結所繫法,此法宜速除斷,斷彼法已,以義饒益,長夜安樂。」

時,彼比丘聞佛所說,心大歡喜,禮佛而退,獨一靜處,專精思惟,不放逸住,乃至心得解脫,成阿羅漢。

2023-02-06

【禪心】雜阿含經卷第一(十八)

 




如是我聞:

一時,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

爾時,有異比丘從座起,偏袒右肩,為佛作禮,却住一面,而白佛言:「善哉!世尊!為我略說法要,我聞法已,當獨一靜處,專精思惟,不放逸住,乃至自知不受後有。」

佛告比丘:「善哉!善哉!汝作如是說:『世尊!為我略說法要,我聞法已,當獨一靜處,專精思惟,不放逸住,乃至自知不受後有。』耶?」

時,彼比丘白佛言:「如是,世尊!」

佛告比丘:「諦聽!諦聽!善思念之,當為汝說。若非汝所應,亦非餘人所應,此法宜速除斷。斷彼法已,以義饒益,長夜安樂。」

時,彼比丘白佛言:「知已。世尊!知已。善逝!」

佛告比丘:「云何於我略說法中,廣解其義?」

比丘白佛言:「世尊!色非我、非我所應,亦非餘人所應,是法宜速除斷。斷彼法已,以義饒益,長夜安樂。如是受、想、行、識,非我、非我所應,亦非餘人所應,宜速除斷,斷彼法已,以義饒益,長夜安樂。是故,我於如來略說法中,廣解其義。」

佛告比丘:「善哉!善哉!汝於我略說法中,廣解其義。所以者何?比丘!色非我、非我所應,亦非餘人所應,是法宜速除斷。斷彼法已,以義饒益,長夜安樂。如是受、想、行、識,非我、非我所應,亦非餘人所應,是法宜速除斷。斷彼法已,以義饒益,長夜安樂。」

時,彼比丘聞佛所說,心大歡喜,禮佛而退。獨一靜處,精勤修習,不放逸住,乃至自知不受後有。

時,彼比丘心得解脫,成阿羅漢。

2023-02-05

【禪心】雜阿含經卷第一(十七)

 



如是我聞:

一時,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

有異比丘從座起,偏袒右肩,合掌白佛言:「善哉!世尊!為我略說法要。我聞法已,當獨一靜處,專精思惟,住不放逸:『所以善男子出家,剃除鬚髮,身著法服,信家非家,出家學道,為究竟無上梵行,現法身作證:「我生已盡,梵行已立,所作已作,自知不受後有。」』」

爾時,世尊告彼比丘:「善哉!善哉!汝作是說:『世尊!為我略說法要,我於略說法中,廣解其義,當獨一靜處,專精思惟,住不放逸,乃至自知不受後有。』汝如是說耶?」

比丘白佛:「如是,世尊!」

佛告比丘:「諦聽!諦聽!善思念之,當為汝說。比丘!非汝所應之法,宜速斷除。斷彼法者,以義饒益,長夜安樂。」

時,彼比丘白佛言:「知已。世尊!知已。善逝!」

佛告比丘:「云何於我略說法中,廣解其義?」

比丘白佛言:「世尊!色非我所應,宜速斷除;受、想、行、識非我所應,宜速斷除。以義饒益,長夜安樂。是故,世尊!我於世尊略說法中,廣解其義。」

佛言:「善哉!善哉!比丘!汝於我略說法中,廣解其義。所以者何?色者非汝所應,宜速斷除。如是受、想、行、識非汝所應,宜速斷除。斷除已,以義饒益,長夜安樂。」

時,彼比丘聞佛所說,心大歡喜,禮佛而退。獨一靜處,精勤修習,住不放逸。精勤修習,住不放逸已,思惟:「所以善男子出家,剃除鬚髮,身著法服,正信非家出家,乃至自知不受後有。」

時,彼比丘成阿羅漢,心得解脫。

2023-02-04

【禪心】雜阿含經卷第一(十六)

如是我聞:

一時,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

爾時,有異比丘來詣佛所。所問如上,差別者:「隨使使、隨使死者,則增諸數;若不隨使使、不隨使死者,則不增諸數。」

佛告比丘:「汝云何於我略說法中,廣解其義?」

時,彼比丘白佛言:「世尊!若色隨使使、隨使死;隨使使、隨使死者,則增諸數。如是受、想、行、識,隨使使、隨使死;隨使使、隨使死者,則增諸數。

「世尊!若色不隨使使、不隨使死;不隨使使、不隨使死者,則不增諸數。如是受、想、行、識,不隨使使、不隨使死;不隨使使、不隨使死者,則不增諸數。如是,世尊!我於略說法中,廣解其義。」如是,乃至得阿羅漢,心得解脫。

2023-02-03

【禪心】雜阿含經卷第一(十五)



如是我聞:

一時,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

爾時,有異比丘來詣佛所,稽首佛足,却住一面,白佛言:「善哉!世尊!今當為我略說法要,我聞法已,當獨一靜處,修不放逸。修不放逸已,當復思惟:『所以善男子出家,剃除鬚髮,身著法服,信家非家出家,為究竟無上梵行,現法作證:「我生已盡,梵行已立,所作已作,自知不受後有。」』」

爾時,世尊告彼比丘:「善哉!善哉!比丘快說此言,云:『當為我略說法要,我聞法已,獨一靜處,修不放逸,乃至自知不受後有。』如是說耶?」

比丘白佛:「如是,世尊!」

佛告比丘:「諦聽!諦聽!善思念之,當為汝說。比丘!若隨使使者,即隨使死;若隨使死者,為取所縛。比丘!若不隨使使,則不隨使死;不隨使死者,則於取解脫。」

比丘白佛:「知已,世尊!知已,善逝!」

佛告比丘:「汝云何於我略說法中,廣解其義?」

比丘白佛言:「世尊!色隨使使、色隨使死;隨使使、隨使死者,則為取所縛。如是受、想、行、識,隨使使、隨使死;隨使使、隨使死者,為取所縛。

「世尊!若色不隨使使、不隨使死;不隨使使、不隨使死者,則於取解脫。如是受、想、行、識,不隨使使、不隨使死;不隨使使、不隨使死者,則於取解脫。如是,世尊!略說法中,廣解其義。」

佛告比丘:「善哉!善哉!比丘!於我略說法中,廣解其義。所以者何?色隨使使、隨使死;隨使使、隨使死者,則為取所縛。如是受、想、行、識,隨使使、隨使死;隨使使、隨使死者,則為取所縛。

「比丘!色不隨使使、不隨使死;不隨使使、不隨使死者,則於取解脫。如是受、想、行、識,不隨使使、不隨使死;不隨使使、不隨使死者,則於取解脫。」

時,彼比丘聞佛所說,心大歡喜,禮佛而退。獨在靜處,精勤修習,住不放逸。精勤修習,住不放逸已,思惟:「所以善男子出家,剃除鬚髮,身著法服,信家非家出家,乃至自知不受後有。」

時,彼比丘即成羅漢,心得解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