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是我聞:
一時,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
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「色無常,若因、若緣生諸色者,彼亦無常。無常因、無常緣所生諸色,云何有常?受、想、行、識無常,若因、若緣生諸識者,彼亦無常。無常因、無常緣所生諸識。云何有常?
「如是,比丘!色無常,受、想、行、識無常,無常者則是苦,苦者則非我,非我者則非我所。如是觀者,名真實觀。聖弟子!如是觀者,於色解脫,於受、想、行、識解脫。我說是等為解脫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憂、悲、苦、惱。」
心得體會
無常不只有人際情感思想的層面,工作中也有很多無常,但我們必須想出歸納與清晰的定義,讓每個人理解要完成的共同目標,這些定義往往不是真實,只是方便法。
當機板有改動時,我們可能根據電氣特性去判斷這個東西「不變」,第一次改了一顆螺絲,不變;第二次改一個腳位,不變;當改到第一百次,驗證定義上它與前面的版本不變,但模樣說不定早已大相逕庭,這是真實不變嗎?
為了讓人有所依循而撰寫的「標準作業程序」,也不是真正的標準,為什麼科學和科技產業會不斷更迭?同樣是緣於無常。科技的東西經常講求定義、證據、合理性、重現性,偏偏人為定義的東西,放大來看總是有漏洞與邏輯矛盾,才有一遍遍推翻改寫的進步,然而我們日常生活與工作仍需要這些非真實義的東西,來維持人間社會各種運作。
工作事上的無常觀察起來也很有意思,站在旁邊觀無常,因為是純粹的現象,機板只是機板,無常也就沒有憂悲苦惱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