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-10-23

《深度工作力》-生活是專注的總和

 

博客來《深度工作力》

初讀《深度工作力》是 2020 年,相隔兩年,再次翻開這本書,重新思考能夠在生活中如何挖鑿「深度」的價值。

這本書適合參照《刻意練習》、《原子習慣》《異數》《最有生產力的一年》閱讀,在探討工作模式與生產力主題上,可以串聯相當完整的系統。

身為一介小小 PM,美其名是「管理」,實際上是集瑣事於一身的打雜工,沒有實權,不是真正的經理人,所有書中提到的淺薄工作就是我的日常;提及專業性、價值、深度……與這些令人嚮往的高階關鍵字似乎無緣,PM 什麼都知道點皮毛,卻又什麼都稱不上專精,好像是個免洗、取代性高的職位。

但若是這角色如此淺薄又無足輕重,不會有這麼多公司萬年都在徵 PM。我非常肯定這世上的各種工作皆有其存在價值,端看各自經營方式。

專案管理或個人生活能夠如何結合深度?是閱讀過程中不斷反思的重點。


Photo by Sammie Chaffin on Unsplash


深度與淺薄的鴻溝


在知識經濟與網際網路世代,員工出售給公司的不僅僅是時間,還包含了既往經驗與專業能力;因此能夠迅速學習更多專業技術的人,就更有潛力提供公司高品質的生產力,賺取更多報酬。

深度工作與淺薄工作的定義非常簡單:
-深度工作:將認知能力推向極限,創造新價值、改進技術,難以被模仿
-淺薄工作:非高認知需求的後勤工作,需分心快速切換導致注意力分散,取代性高

淺薄工作就是 PM 每天每時每分在做的事,無窮的電話、會議(大部分是低效率又吃時間的怪物),一拖拉庫的信件待回覆(不乏意義不明的一行文),不定時爆炸的現場問題,確認不完的資訊,隨時會有人打擾,還有額外情緒勞動的部分,在不同狀態間快速切換,專注力被迫分散,不斷對抗注意力殘留的影響。

我們不像學者、藝術家、職人,有明確而具體的「工作成果」可言,學者可以追求論文期刊數、藝術家有可看可聽的作品供人欣賞、職人創造器物讓喜歡的人購買,這些成就感的來源真實、直接、有形。

PM 最終就是為了推動結案,但「結案」二字多空泛,小案件可以一週結束、而複雜龐大的甚至三個月仍在苟延殘喘,計算結案數坦白說沒有成就感可言,而且一年結案 50 件的 PM 不見得比結案 5 件的更厲害,畢竟案件差異性很大,不易客觀衡量。

若要論淺薄工作,PM 是相當典型的代表,成果與產值無法具體量化;工作流程也完全違背深度工作的最佳公式:

高品質生產工作 = 花費時間 x 專注程度

PM 的淺薄工作主題都圍繞在「溝通協調」、「分析/整理資訊」、「時間規劃」,最致命的是,這職位沒辦法做到卡爾強調的「拒絕」,PM 要是能夠拒絕淺薄,客戶滿意度和工作流程基本上直接被宣判陣亡,這是學術工作與產業界的根本差異,另一可能是卡爾有學校助理可以為他處理瑣事,得以保護他深度工作的時間,讓他能坦坦蕩蕩的說「不」。

反向思考,PM 的工作定位就清晰了起來,我負責串起所有淺薄工作,把別人拒絕的事情接起來找正確的人處理,替團隊成員打雜以節省眾人時間,讓其他人得以進行最重要的深度工作。

因此《深度工作力》提供的規則與建議,受限於產業與企業制度,必然會與 PM 相斥;然而這不代表 PM 永無深度工作的可能,換個角度來看,做好所有淺薄工作、釐清問題、統整資訊、覆盤、改善案件流程,精實每一次 PDCA 就是我們深度工作的重點,也是我需要的專業。


Photo by Zoltan Tasi on Unsplash

深度價值-時間規劃 x 高度專注 x 刻意練習


「藉由聚集注意力之光,讓你的心智變成一片透鏡,讓你的靈魂灌注在心智全然投入和吸收的思想上。」--塞季翁吉

《深度工作力》同時探討了社群網站帶來的分心壞處,以及有效學習達到深度精通必須奠基於「專注」,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吸收新知、掌握新技術,便愈有機會在知識經濟市場上站穩腳步。

儘管 PM 工作型態必須淺薄,但下班後的個人時光,無論學習或興趣,都可以直接套用《深度工作力》提供的策略,善用意志力資源,保持專注、擁抱斷網的安靜無聊。

網路工具與各式手機 app 都是設計來攫取我們的注意力,如果不採取主動式使用,很容易被動的受連結、廣告、新貼文吸引。網路是個方便的中性工具,但它帶來好處之餘也成為令人上癮的毒品,我們花了比預期更多的時間檢視手機、社群網站,最可怕的是這份上癮不自覺。

以作者卡爾的立場,當然不建議我們使用 Facebook, Instagram, twitter 等各種通訊軟體,因為這些社群對多數人的工作並沒有幫助;但他也不建議我們全部放棄,而是要清楚識別自己使用的目的,以及使用這項社群工具,是否有為我們帶來好處?

我也有 Instagram 成癮啊,那麼多可愛的貓貓狗狗毛毛小動物怎能令人抗拒!加上會寂寞、渴望分享與人交流,所以對 IG 黏著性很高。如今的手機很聰明,可以設定每天限用 30 分鐘,不用全盤捨棄,而是給自己彈性,在時間限度內盡情享受。

IG 的存在也能提醒我多久沒閱讀 PO 書文,該覺得面目可憎,順道檢視一下是否生活失衡、處於低潮期?當對興趣愛好提不起勁,不想讀書寫字練鼓運動,通常就是狀態欠佳的時刻,需要強迫自己放下手機成癮,站起來做點什麼讓自己重啟。

因此 IG 延伸成確認自我狀態的指標,不失為一個正向用法。

狀態好的時候,善用個人時間不是難事,我可以極穩定的維持興趣;關鍵在狀態不好時,我能靠什麼讓自己醒過來、冷靜下來,好發揮專注在渴望的目標上?

我的情緒化很大程度影響了效率,是不太好的缺點,需要努力克服;提升專注與保持自覺,背後的課題隱含了情緒管理與精神力管理,都是我持續努力的,當前沒有辦法完全做到《原子習慣》所主張的系統化,無論心情晴天下雨都穩定讓自己有輸入與輸出;幸好讀經、參禪、靜坐為我開了一道門,希望日積月累的專注力可以練成定,教我如如不動。


Photo by Lars Kuczynski on Unsplash


生活是我們專注的總和


「我將過專注的生活,因為那是最好的一種生活。」--葛拉格

《深度工作力》題名雖是「工作」,但它指引的不只是職場,更能擴及生活,在愛好中專注直至心流降臨,帶來的滿足感與成就感是無比愉悅的體驗。

我從未主張人人都要追求功成名就的人生,一向看重的是「要過自己喜歡的生活,為了自己喜歡的生活而努力」,專注在自己的目標,然後一心一意,讓生活充滿自己決定的行動,真正的「為自己」選擇。

只要有心,人人都可以是深度大師。


喜歡《深度工作力》可透過此博客來推薦連結購買,〈Practice‧N 閱讀練習誌〉的回饋金收益,全額投入公益捐款,請見頁首「Practice‧N-博客來策略聯盟公益計畫」。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