挑戰-安藤忠雄展 |
單純記錄些看展時的小小感想。
一直很喜歡看畫、看雕塑、看建築、看設計,讀書時看過的展很多,但當時沒想到要記錄下來,一時還真的難以回想受過那些啟發,有些看過的東西忘了、有些內化了而不自知,想想有點可惜,所以趁著記憶猶新,看了什麼還是盡量寫下來比較好。
安藤大師的知名度不需要我介紹,至於他的作品們,更不需要我介紹,有許多專業的研究與探討素材可以詳讀。
建築師的作品不可能透過一場展覽來完整傳達,當然有興趣的話還是很值得一看。
光之教堂 |
因為曾親自造訪過巴塞隆納的高第作品,已了解到無論拍再好的照片或復刻模型,都不可能體驗身在建築中的感受,所以展覽大賣點的 1:1 等比例復刻光之教堂並沒有打動我,復刻滿足不了內心的渴望,真正的建築作品一定要親臨現場才行!
進場的重點都擺在看圖稿居多,模型也還原的很棒。
不愧是建築師的手稿,每一張圖,不管單點、兩點、三點透視,或平面轉立體圖,都、太、棒、了,原諒我只能用這麼膚淺的語彙表達,真的是太棒了。
建築本身就是幾何學的組合,普通建築物不會用到的正三角形,視覺上過於銳利,但安藤忠雄就是有辦法將正三角形藏進地景卻不突兀,這就是他的魔力。
當代人絕大多數都是實用主義的信徒,如果有建築師把房子弄個閒置的三角形空間,你我可能會咆哮著要退錢;安藤忠雄的建築不是走完全實用系,對於空間使用者而言,在動線或用途上多少會有點微妙的問號感,用來看可能比用來住更合適些,需要保持一點距離與想像空間的,如同畫作一樣,得有留白的藝術。
除此之外,他的建築有極致獨立性,雖然會融入地景、自然元素,但空間結構很強烈,當人走進去之後,即使看得到天空,這也是只屬於這幢建築物的一片天空,好像跟外界大自然互動到,卻又好像全世界只有你看得見被這棟建築物框起來的天空。
能與外界相連接,但它毫無疑問又是個內在空間;你在我之中、又在我之外,界線清晰而模糊,你到底在哪裡?
建築無疑是完全的人造品,又迎進了光、影、風、水屬於自然的元素,連大佛都要藏在滿滿的薰衣草下,這些特點讓他的作品非常有個性,帶點突兀的和諧,這是日本精神與當代建築在他手上點燃的火花。
頭大佛殿 |
安藤大師已年過 80 仍然熱愛工作、並且還在工作,入場處那顆可愛的青蘋果是他青澀的初心,展場中也有模型上面擺了小小的青蘋果,可以去找找,看到的時候會心一笑。
每一位能夠被尊為大師的人,似乎他們共同的信念都是「初心」、「原點」,抱持一個信念堅定不移走過十年、三十年、五十年,需要多少的覺悟和堅定呢?
中之島兒童圖書森林 |
建築作為一種藝術,困難又有趣,建築師藏在作品中的話、觀賞者閱讀到的、使用者聽到的,可能完全不一樣,建築的本質究竟是什麼?
這大哉問也是對人生究竟是什麼的探尋呀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