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-11-13

修行週記-豐盛

 

Photo by Brett Jordan on Unsplash

語言與思想的能量互相連結。

以前不擅長也不喜歡跟人相處,被說過講話太直、不懂看場合、情緒化,自信被磨耗光後,很長一段時間變得不願意開口,說話前思考老半天,覺得說了不會被理解、也許又惹人不開心,索性咬緊牙關,把想說的話全吞回去。

然而愈不說話,愈難以和人達成良性溝通的循環,加上有話不說的情緒也不會太好,以為沉默可以平息爭執,殊不知長遠而言,沉默、忍耐的表面和諧,終將成為慢性傷害。

沉默不是唯一解決問題的長久之計,如果沒有先學治心,沉默只是壓抑委屈,日日夜夜抱著不愉快的情緒能量,無論態度、神情都不會是好的,如此與人相處只會有更多磨擦和不快。

學佛,為了學治心,學降伏其心,學為人處世。

為什麼有些人聊得來、甚至從網友成為多年摯友?為什麼有些人話不投機,連傳早安圖都困擾?每個人眼中另一個難聊的人,必定也有自己氣味相投的交友圈。人與人之間從寥寥數語變成無話不談,再到相對無言;緣分就是如此無法預測,充滿神奇。即使是聊不來的人,也不用彼此為難,少了因緣未必是壞事。

不過還是要好好思考,如何透過說好話的方式盡量結善緣,最後的結論仍然是從減少抱怨、開口前先思考,這二點最基礎的做起。抱怨是為了抒發情緒,情緒之於人是自然存在,因此減少抱怨不容易,必須先正視心情,看見自己為什麼會這樣想,才能處理煩躁,而我說出口的話是利益人、讚美人、八卦貶損、抱怨嫌棄,帶來的影響也大不同。

特別是讚美的力量非常大啊!我的習氣就是被誇讚之後,做事會更有熱情、更努力,然後心情更好,一種喜歡好聽話的習氣;儘管誇誇不是永恆的,但我的心就是抵擋不了那股喜悅。

保持樂觀是一件可以練習的事。認為沒有錢不快樂的人,有錢了也不會快樂,因為擁有的還不夠多,要到多少錢呢?沒有伴侶不快樂的人,有了也不會快樂,更不會因此找到人生目標,向外寄託的希望都是會消逝的,無法保障快樂。

大部分時候我都會很有意識的不說某些詞彙,例如說好窮、沒錢、煩死了、忙死了、我是社畜、我好可憐、我沒用、我好廢,成為了不假思索的習慣,我當然還是免不了生活上的抱怨,但抱怨時不會用「OO死」來說,生死是大事,我要求自己萬萬不能用隨意的態度將這個字掛嘴邊;再者是抱怨的過程中,不要貶低自己的價值;期許上是最後能夠達到幾乎不抱怨的人生。

久而久之,意外發現對於自信培養很有幫助,即使還不是年收百千萬的大富翁,我也從來不會認為自己很窮、沒錢、買不起人生想要的一切,取而代之是一種「我正在賺,賺得很夠用,賺得有儲蓄」的肯定感。在收入能力範圍內,過相應的生活,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,想吃什麼,吃得起;想買什麼,買得起;想請客送禮,請得開心送得甘願。這樣也富足得很開心。

「社畜」是現代很幽默的語言,但我通常不會用它,因為我相信每個人都是有意識選擇自己的工作,我們都是有選擇權與自主權的狀態,不是被迫套上枷鎖束縛,一切不得不的人類,抱怨老闆同事客戶工作很煩,這沒問題,千萬不要連自己都抱怨下去。

面對生活的心情,這樣有餘裕很多,也會喜歡自己多一點。為了把自己喜歡回來,我下了很大的功夫,每天的言行舉止只要有一絲微調,其實都會帶來改變。

人來到這個世間,帶來的資糧與福報是定量,能為自己的福報作好理財規劃也是很好的一件事,先做到知福、惜福、造福,少問為什麼別人過得比自己好,世間的公平與否,不是肉眼所見這樣二元簡單。

如果我們都不愛自己,怎麼有能力去愛眾生?我也是眾生之一,學習慈悲要從對自己有愛開始,我要練習如實看清楚自己,特別是看清起心動念的瞬間是不是存著善心,還是自私的心。

慈悲能夠包容眾生萬物,因為它是豐盛的源頭吧!有豐盛的愛與智慧,能夠聽聞理解苦痛的根源,然後去治癒這個世界。

有可樂多柔軟蓬鬆的毛,有舒服的一床棉被,有熱湯的晚餐,就是冬季的豐盛與福報呀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