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hoto by 博客來 |
《LISTFUL THINKING》比起長長的中文譯名,我偏愛英文書名的切題,無論是清單、筆記術、文章,所有透過語言文字表達的一切,都是腦內思考術的呈現,讓別人理解你的所思所想,然後更加認識你整個人的生活模式、人生觀,型塑你身為這個人的一切氣質。
寶拉‧里佐是一位狂熱的清單控(glazomani),書中介紹了各種清單集合,從最常見的人生願望清單、待辦清單,甚至連和朋友聚會、和家人通電話都可以事先列出「話題清單」,對清單的執著與使用程度非同小可,也很有創意。
清單式思考術
清單存在的核心概念,源自於生活中有想獲得的事物,需要有所行動去完成,最後再從清單上劃掉它。
生活的目標可大可小,想買一瓶牛奶、想讀完一本書、想減肥、想報考學校、想升職加薪或開創副業、想長途旅行,都可以藉由清單來安排。
清單式思考就是專案管理的延伸,幫助拆解需要執行的小步驟,像是把一顆大西瓜分切成一片一片的小單位,用容易入口的方式慢慢完食,讓看起來複雜難以下手的大事,都能找到起點。
把所有事情全部寫下,再進行分類,可以有系統歸納原先散亂的思緒。列清單草稿時盡可能讓自己想太多、多到自己嫌煩都沒關係。
寶拉提供許多點子草創時期會需要的清單範本:夢想與常短期目標清單、贊成/反對清單、外包任務清單、討論重點清單……只要根據每個項目分配到對應的項目中,決定要再討論、再規劃細節、或馬上執行,分出輕重緩急後,巨大的任務不再遙不可及。
等來到行動階段,就要放下列清單時所有冒出頭的憂慮和猶豫,將時間花在「行動」上。
手寫與數位的相輔相成
在剛開始擁有智慧型手機的時候,我曾經嘗試用手機當作記事本,搭配設定提醒鬧鐘,但只執行了三天就回到自己習慣的紙筆懷抱。
首先是感受到電子產品太容易分心,有些人定力很強,打開手機可以不受誘惑,只取用自己要的資訊;但我當時就是個剛拿到新玩具的小孩,總是忍不住順手點開其他 app,意志力在這場戰爭中全軍覆沒。
與其挑戰意志力,不如創造一個低誘惑的環境,降低拿起手機的機會。
另一點是發現「寫下來」這件事帶給我的記憶效果,遠大於用電子產品打字;雖然產出清單是屬於 output 的輸出行為,無論手寫或打字對整理思緒都有效果,然而手寫能夠賦予我的印記更深刻,寫下是為了不忘記,而寫下了也就更不會忘記。
清單寫的位置很重要,既然寫了就一定要放在自己看得到的地方,因此最後還是回歸熟悉的隨身手帳與筆,數位工具則是輔助角色,當需要產出較完整的計畫表,我會以手寫的清單大綱作雛形,搭配 Evernote 記事寫出最終版本。
清單導航的威力
如果你認為自己就是太忙了,忙到連寫下該做什麼的時間都沒有,常覺得一切都掌握在自己的腦袋中,偏偏記性又不夠牢靠,三不五時就漏掉該做的事,導致花更多時間補救;那不妨試試看,花五分鐘寫一份清單,再按照自己列出的任務一項項擊破。
既然已經忙到沒有時間,事情永遠做不完,額外再忙個五分鐘寫下來,其實也不會有損失,說不定這個五分鐘的改變,可以帶來超乎想像的效益,讓你因為記錄而知道自己忙些什麼,也不漏掉該做的事。
無論工作或生活,大多數時候我都喜歡清晰、有條理的模式,而清單對我來說就像 GPS 導航,協助偵測定位,清楚通往目標的路上有幾個中途點、突發狀況時其他替代路徑、同時評估需要花多少時間與能量,好處多多。
如何「改善」生活,是我在使用一項工具時會思考的重點,在多年反覆實驗之後,符合需求、實用至上的清單思考,會繼續是我的生活好夥伴。
-
喜歡《為什麼菁英都是清單控》可透過此博客來推薦連結購買,〈Practice‧N 閱讀練習誌〉的回饋金收益,全額投入公益捐款,請見頁首「Practice‧N-博客來策略聯盟公益計畫」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