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hoto by 博客來 |
想像你眼前坐著一位 13 歲的少女,你問她有什麼心事?她從隨身的背包裡掏出厚厚一本筆記,推到你面前。你內心會浮現什麼感想呢?
13 歲,有什麼好煩惱的?
我喜歡青少年小說,也喜歡看穿著中學制服的日本動畫,自知是個沒有要認真長大(也可能永遠不會長大)的人,但在長大與長不大中間,被允許那些不知所云的想像力,讓我外在順服於現實體制的同時,內心還有千百種做自己的奇想,容易被歸類為任性、不成熟、不負責任的事。
儘管我沒有特別愛小孩或青少年,但總是很容易和他們親近。一定是因為這世上唯有屁孩能與屁孩、中二與中二才能站在同一陣線上和平共處。
酸黃瓜搭巧克力又是什麼奇妙的組合呢?13 歲少女史黛芬麗的筆記簿,寫滿她天馬行空的思想,生活中所有的小題大作,像在讀一本真實的少女日記一樣。
很適合家有正值青春期的孩子,全家一起讀。
(本文有提及故事內容,想享受故事的朋友請止步於此)
Photo by Siora Photography on Unsplash |
女孩專屬的青春話題
生理期,是女人心中可恨卻又不能失去的存在,它預示著心情煩躁、皮膚粗糙暗沉、生理痘、腰痠、水腫、胸部脹痛、貧血、拉肚子、反胃、下腹疼痛……族繁不及備載的身心狀況,我想大多數成年女性,大概不會像史黛芬麗一樣期待這個時刻的到來。
有別於法國女孩,月經在台灣少女間反而是很私密的話題,完全不記得中學時有聽女同學討論月經與身體變化。
13 歲最大的煩惱只有考試與讀書,也煩惱自己的煩惱居然只有考試與讀書如此貧乏,動畫裡面拯救世界之餘還有空談戀愛的校園生活,為什麼都是幻想而已?
但對史黛芬麗,初潮來臨,是一個了不起的象徵,成為女人,代表可以一口氣擺脫所有女孩時期的煩惱,迎向嶄新的階段。
青少年的交友圈,如果在小團體中和別人不一樣,那麼就會被排擠,成為不合群的份子,輕則沒朋友,重的話會演變成霸凌。
即使這世界都教導小孩要誠實、不能說謊,但學習「假裝」有時卻是更有智慧的,正直而正確沒有錯,但為了保護自己生存而編織出的謊言,也是成長中要面對的真理。
當史黛芬麗的朋友們的月經都來了,自己卻遲遲沒有,就像被劃分到不同世界一樣,只有假裝自己也來了,才能證明我們都是同一國,維持小團體中的社會地位。
只要試著和別人一樣,就不會那麼悲慘了。
一件小小的「月經來不來」,卻左右了史黛芬麗每一天的心情,內心小劇場滿滿的無措、迷惘、孤寂,誠實提醒我們都曾經 13 歲,也曾經像她一樣如此敏感纖細。
Photo by Tim Marshall on Unsplash |
奮力抵抗後的無能為力
在故事中,有許多爸媽老師不懂、也不想傾聽真相為孩子解決的事件,他們為孩子決定了何謂「好」與「不好」,甚至用事不關己的態度,隨意帶過了校園霸凌的重要事件。
願意代替史黛芬麗發聲的音樂老師,即使想還原事實,解開其中的誤會,最後也因為上對下的權力,無法對校長再上訴什麼。
用盡力氣之後發現自己仍然無能為力,那麼再下一次,還會想盡力嗎?再十次?再一百次呢?成為大人,很多時候就是在努力到第一百次之後,決定停下來,再也沒有下一次想盡力的衝動。
但我們要怎麼對還抱持著理想的小孩解釋?
"
「成年人只要不是騙子、爛人就會是懦夫。」
"
看到史黛芬麗這一句吶喊時,我反省了一下自己是哪一種?或許,三種同時都是吧。
我當然可以振振有詞的指正她不懂,對她說教一樣陳述身為大人有多少難處,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對與錯,但這樣告訴她世界運作的事實,難道就是對的嗎?還是得等到她長大、體會了一切,我們再好好坐下來討論成年人為什麼會成為騙子、爛人或懦夫?
教育小孩,永遠是一件很偉大也很艱難的職責,我們明知不存在最好的方式,卻還是會努力想要用「自認最好的」來給小孩;然而這個自認的好,與小孩真正需要的好,卻不見得剛剛好。
Photo by Ashley Jurius on Unsplash |
高高在上的「你以後就懂」
談到職場生活,經常不離一句「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」,青少年孩子是不是也對父母有這樣的心聲呢?
"
你們也曾經13歲啊,為何從來不瞭解?
"
我想我們曾經了解 13 歲,只是隨著時間流逝,面對人生不同階段的功課,一不小心就會被其他知識、情感與煩惱覆蓋掉了。
如果活到了 30 歲仍然保持著 13 歲的腦袋,要在現實活下去是天方夜譚,所以我們把 13 歲的天真和衝勁收起來,每年都換一次腦袋;但那些曾經告訴我們「現在說了你也不懂,你以後長大就懂」的事,我們來到這個年紀,換了這個年紀該有的思維,就真的懂了嗎?
2020 年的 30 歲,會懂得 1990 年或是 2050 年的 30 歲嗎?如果會,世界就不存在「現在的年輕人OOO,我們以前可是 OOO」這種話吧!成長的年代與經驗不同,誰能夠保證現在不懂的事,長大就會懂?這一句懶得解釋、對孩子來說顯得高高在上的話,往往是少年與成人間最容易爆發衝突的導火線。
當父母對著孩子說「真不懂你過得這麼幸福,有什麼好煩惱的?你以後就會懂了」,等於直接否定了小孩心事的價值,對一個正在確立自我價值的孩子而言,否定單一事件很容易擴展成對整個人格自我的否定。
對一個三歲孩子,失去最心愛的玩具車,等於失去了全世界,他悲傷的程度並不亞於生意失敗一夕負債千萬的大人,他們同樣都是失去生命中最重要的事物。但我們身為旁觀者時,卻都不自覺輕易判斷,三歲小朋友的煩惱,有什麼好煩惱,反正他明天就忘了,買了新玩具,就沒什麼好哭的了。
情緒是不能被客觀量化的,旁人所感受到的程度都是基於想像,只有身在其中的那個自己,才知道當下的感受有多強烈。或許,他心中痛到會一輩子都記得那台三歲時壞掉的玩具車。
擅自定義他人,原來是如此粗暴而失禮的一件事。
Photo by JD Designs on Unsplash |
無法言說的心事
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。
史黛芬麗在拜訪朋友時,發現朋友家有著她嚮往的氛圍,祖父母和藹的關懷和疼愛、父母親的重視、可以互相陪伴的手足,明明想多待一會,卻又在這時抽離自己,覺得「她」應該要離開,「她」不屬於這幅美好圖畫的一部份,「她」該走了。
她唯一能夠交談真心話的對象,是貓咪「葛芬柯」以及那個人,她擁有一本寫滿心事與各種跳躍思想的筆記簿,她喜歡《田園交響曲》卻不想與學校朋友分享自己的悸動,她喜歡想像直到自己出神成為樹枝上的鳥,她喜歡酸黃瓜加巧克力。
明明在學校儘管表現得融入團體,卻沒有一個真正能夠觸摸心靈的交談對象,只能假裝自己與大家沒什麼不一樣,藏起內心的孤獨。
與史黛芬麗想呼應的龐大孤獨感,也幾乎是貫穿我成長期的主軸。
我有朋友、有正常的社交活動,但始終很孤僻,也覺得很孤獨。
我的宇宙中有無數個黑洞,不斷吸取周遭能量,拿任何東西都餵不飽它們,經常覺得自己總有一天也會被這些黑洞吞噬,它們的存在帶來了巨大的無力與孤獨,從來沒有人能理解這是什麼,而我也講不出它到底是什麼,只是拚命想找到能夠滿足它們的食物,讓這股龐大又難以描述的孤獨停下。
直到我明白,黑洞不需要被餵食,既然它與生俱來,那麼是我要學會在有黑洞的宇宙中生活。然後,才得以停下近乎偏執的追尋。但本人還是一樣的孤僻不好相處。
史黛芬麗的迷惘、無措、不安,還有許多寧願跟貓咪說也不想跟人類說的心情,對我而言是那麼熟悉。
曾經很困擾的黑洞,在很久之後,成為坦然接受的個人氣質,這是 13 歲時不曾想過的未來。達到一個自己沒有想過的未來,站在當時的自己來看,算是長大了嗎?
我繼續保有這份黑洞帶來的孤獨,在獨處時孤獨,在與可樂多玩耍時孤獨,在有人陪伴時繼續孤獨。
即使知道徒勞無功,我仍然會有忍不住想向外索求的衝動時刻,但學會接受這份與生俱來的孤獨,與伴隨它而來的起落無常共處,已成為日常的一部份。
Photo by Reka Biro-Horvath on Unsplash |
酸黃瓜與巧克力的滋味
史黛芬麗是個小哲學家,酸黃瓜與巧克力的搭配,像極了她在青春期敏感脆弱的心情,充滿複雜滋味。
我想起為了當個大人,而開始練習喝黑咖啡、無糖茶的日子,只因為咖啡因好像是屬於大人的味道,所以只要克服味覺上的苦澀,靈魂也能隨之脫胎換骨。
"
不知道為何喜歡酸黃瓜加巧克力,或許它就像我從人生嘗到的滋味,有時讓人痛,有時卻很甜蜜;有時刺刺的,有時卻很柔和……
"
看來青春期少女,果然都會有些大人不能理解的想法。我已經忘記為什麼當時會有攝取咖啡因等於轉大人的執念了,真遺憾,似乎也失去了 13 歲的童心。
故事尾聲,史黛芬麗準備放下塞滿心情的筆記簿時,寫下她對終於正式成為女人的自己有什麼期待:
"
不過要是我們不嘗試去做不可能的事情,就會變成一個絕對平凡的人類,而我起碼可以確定自己永遠都不會是這樣的人!就算現在我和其他女人一樣會流血,我也發誓自己永遠都不要變成一個平凡的女人。
"
少女初長成的熱血與活力,好像反過來提醒了我們,別忘記為那些不可能的事,做一點不平凡的改變。
不如今天來喝杯又甜又香的巧克力牛奶吧!回到渴望長大的年紀,想想對長大後的自己,還有什麼樣的願望。
-
喜歡《酸黃瓜巧克力》可透過此博客來推薦連結購買,〈Practice‧N 閱讀練習誌〉的回饋金收益,全額投入公益捐款,請見頁首「Practice‧N-博客來策略聯盟公益計畫」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