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-03-11

富士山-行前準備


富士山吉田路線是對初心者最友善的路線,沿路補給多;然而不管選擇哪一條路線,富士山終究是一座高山,高海拔的環境永遠不可小覷,有越充足的準備和認知,越能讓自己安全而愉悅地享受旅程。



預訂山屋


富士山只在 7-9 月初開放大眾登山,這兩個月左右的時間是一年中唯一的融雪期。

由於此次旅伴有認識日本當地的友人,委託他直接預訂富士山位在八合目的最高山屋「御來光館」,富士山不開放紮營並禁止彈丸登山,請一定要先訂好山屋再訂機票,因為無法保證先訂機票後是否搶得到山屋。住越高的山屋就是第一天爬越高,好處是凌晨登頂時可以從比較高的地方開始走。

御來光館提供一泊二食,享用晚餐時就會把隔天早餐的餐盒放在座位上,直接整盒塞進背包帶走即可。山屋只提供最基本的食宿、洗手間,沒有浴室,床位備有棉被枕頭,上方有供個人掛背包與登山鞋的鉤子;因為每天來往的旅客太多,加上山上沒有水源可換洗如此大量的寢具,被窩裏面都是登山客帶來的細小砂石。

在山上有得住其實就是很幸福的一件事,天氣太冷根本不會想換衣服,每個人都是穿著沾滿塵土的登山裝鑽進被窩,我也是這樣把被窩弄髒給下一個人睡 XD。



尋找山友或登山旅行團


對於普羅大眾來說,登山成團互相照應是比較安全的,有任何狀況時才能馬上求救;富士山行程除了可以找當地旅行社之外,也有台灣的專門團,需要的朋友都能在網路上多搜尋相關資訊。跟團的好處是團中必定會有隨行的專業嚮導!

不過好處的另一面就是彈性不如自由行大,我們登頂的當天凌晨準備出門時外頭正颳著大風,其中一個團就宣布取消登頂日出,團員只能集體待在山屋中,等待天氣穩定了再出發,而我們其他自由行的旅客仍然按原訂計畫,頂著大風互相依偎著一步步向上爬。


高山症預防


登山最怕的是碰到高山症,但在上山前沒有人能保證自己會不會遇上,每個人體質不同之外,當下的體能狀態也會影響,有可能上次沒有高山症、這次卻出現高山症。

有顧慮的人,在出發前可以去診所諮詢醫師,開高山症的預防處方丹木斯;但我沒有去掛門診,只有在登山前兩個月開始吃紅景天膠囊做保健,紅景天有沒有實際預防高山症的效果也因人而異,有可能我本身體質較好,所以不受高海拔影響。

途中稍微感到不舒服的就是入夜後在山屋中睡覺,小小的山屋擠了百位登山客,高山本來就空氣稀薄,在狹小空間中當然會缺氧,幸好離開山屋後我的暈眩不適感就消散。

明顯的症狀大概有頭痛、暈眩、噁心、喘、無力等等,再更嚴重的就會需要立即下山送醫治療。

而高山症是預防勝於治療,有幾個大原則可以參考:
1. 緩慢上升,讓身體慢慢適應高度變化;登山前一天最好在較高海拔的地方先過夜
2. 攜帶氧氣瓶備用,上山後放慢行動、做好保暖,不要吸菸、喝酒消耗身體氧氣與能量
3. 服用處方藥(請諮詢醫師)
4. 出發前幾日保持飲食均衡、充足睡眠


行前訓練


網路上不乏有前人坦承自己沒有運動習慣,最後仍順利完登的例子,但登山本身即是運動的一種,適度訓練當然是最好的,訓練的好處是降低身體受傷的風險。

本身有慢跑、健行、重量訓練幾項運動習慣,每週運動 2~3 次,因此順順的依循原先的運動頻率維持體能。重訓部分針對臀腿、核心有提升強度,並穿插一些動態訓練,例如登階、深蹲跳,加強身體的協調性。週末也安排一些步道去磨合登山鞋、熟練持用登山杖上下山的不同用法。

有充足時間的話,以爬山來練爬山是最好的,最好帶上所有裝備去走,更能模擬實際登山的情況,適應負重走路的感覺。而重訓加心肺的雙重訓練是最建議的,爬山本身就是腿部重訓與心肺的綜合運動。

在下山當天有感受膝蓋旁的髂脛束緊繃不適,幸運的是沒有傷到肌肉筋骨,回飯店後拉拉筋、按摩、泡溫泉、掛腿來放鬆腿部肌肉,隔天無痛繼續活蹦亂跳走行程,爬樓梯也沒有鐵腿。

大大推薦爬完富士山後去住溫泉飯店,泡溫泉對身心的放鬆效果一級棒!同時也犒賞自己完成了一件人生大事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